TCP三次握手过程
主机A通过向主机B发送一个含有同步序列号的标志位的数据段给主机B,向主机B请求建立连接,通过这个数据段,主机A高速主机B两件事:我想要和你通信;你可以用那个序列号作为起始数据段来回应我。
主机B收到主机A的请求后,用一个带有确认应答的(ACK)和同步序列(SYN)标志位的数据段响应主机A,也告诉主机A两件事:我已经收到你的请求了,你可以传输数据了;你要用那个序列号作为起始数据段来回应我。
主机A收到这个数据段后,再发送一个确认应答(ACK),确认已收到主机B的数据段:我已收到回复,我现在要开始传输实际数据了 这样3次握手就完成了,主机A和主机B 就可以传输数据了。
3次握手的特点
没有应用层的数据
SYN这个标志位只有在TCP建产连接时才会被置1
握手完成后SYN标志位被置0
TCP建立连接要进行3次握手,而断开连接要进行4次
当主机A完成传输后,将控制位FIN置1,提出停止TCP连接的请求。
主机B收到FIN后对其作出响应,确认这一方向上的TCP连接将关闭,将ACK置1
由B端再提出反方向的关闭请求,将FIN置1
主机A对主机B的请求进行确认,将ACK置1,双方向的关闭结束。
由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断开可以看出,TCP使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,大大提高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,使发送数据端 和接收端在数据正式传输前就有了交互,为数据正式传输打下了可靠的基础。
名词解释
ACK:TCP报头的控制位之一,对数据进行确认.确认由目的端发出,用它来告诉发送端这个序列号之前的数据段 都收到了.比如,确认号为X,则表示前X-1个数据段都收到了,只有当ACK=1时,确认号才有效,当ACK=0时,确认号无效,这时会要求重传数据,保证数据的完整性。
SYN:同步序列号,TCP建立连接时将这个位置1。
FIN:发送端完成发送任务位,当TCP完成数据传输需要断开时,提出断开连接的一方将这位置1。
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TCP/IP连接后关闭SOCKET后,服务器端连接的端口 状态为TIME_WAIT
是不是所有执行主动关闭的socket都会进入TIME_WAIT状态呢?
有没有什么情况使主动关闭的socket直接进入CLOSED状态呢?
主动关闭的一方在发送最后一个ack 后
就会进入TIME_WAIT 状态 停留2MSL(max segment lifetime)时间
这个是TCP/IP必不可少的,也就是“解决”不了的。
也就是TCP/IP设计者本来是这么设计的
主要有两个原因
- 防止上一次连接中的包,迷路后重新出现,影响新连接(经过2MSL,上一次连接中所有的重复包都会消失)
- 可靠的关闭TCP连接,在主动关闭方发送的最后一个ACK(fin),有可能丢失,这时被动方会重新发fin,如果这时主动方处于CLOSED状态,就会响应rst而不是ACK。所以主动方要处于TIME_WAIT状态,而不能是CLOSED。TIME_WAIT并不会占用很大资源,除非受到攻击。还有,如果任何一方send或recv超时,就会直接进入CLOSED状态。
![]() |
---|